復社人員眾多,其中博學多才之輩更是不少。
許多人在儒學之外的造詣,都足以彪炳青史。
可問題是,這些人的博學只不過是順道學的,并沒有被當做主業(yè)。
復社士人的主業(yè),依舊是對程朱理學的研究和學習。
作為復社的領袖之一,張采的“絕功名、重實學”對社員們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影響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張采的“重實學”和后人理解的實踐完全不是一個概念。
以后世的思維來看待張采的主張,自然覺得非常貼切和正確。但時代不同,其中的含義也相去甚遠。
這就需要掌握其中的差別。
比如張采還曾說過,“絕功名,則絕經(jīng)濟。”
這里的經(jīng)濟,顯然指的是不考取功名的人在收入上存在的問題,而非后世所理解的生產(chǎn)、商業(yè)等所產(chǎn)生的價值和行為。
因此,張采的“重實學”是經(jīng)不起推敲的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