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名中文 > 穿越小說 > 明左 >
        明代山東是鹽業(yè)大省,共有大小鹽場足足十九個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這其中,大沽河鹽場其實連名號都排不到。

        究其原因,一個是自然條件不佳,比不上別處。而最重要的原因,則是這里的交通條件太差。

        產(chǎn)了鹽卻不好運出去,運輸成本高昂,讓大沽河鹽場一直沒有什么長足發(fā)展。

        而這種朝廷不重視的鹽場,自然也就成為了非法牟利的最佳場所。

        反正山高皇帝遠,朝廷關(guān)照不到,圍繞著鹽場的官員、豪強肆意妄為,壓榨的鹽戶、灶戶們生不如死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初的時候,朝廷對灶戶控制極嚴,但是給予的優(yōu)待也很不錯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但給灶戶們提供了草場用來樵采,能耕種的地也允許耕種,而且還免除灶戶的雜役,又會給工本米糧和自用的鹽引一石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后來,這種方式的弊端凸顯,朝廷做了改革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再從灶戶手里征收實物鹽,而是改成了折色、折銀的方式向灶戶收取鹽課。

        這個辦法從經(jīng)濟學(xué)角度來看,當然好處極多,也降低了朝廷的成本。

        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