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賢侄快好好說說,老大人貴體康泰否?”
中年文士熱淚盈眶,唏噓道:“家父已不良于行,然言及當(dāng)初登萊故事,依舊歷歷在目。今見叔父虎威不減當(dāng)年,回去告知家父,必令他老人家寬慰。”
老人哈哈大笑,即便是家人也許久沒有見過他如此暢快了。
“當(dāng)初令尊主政登萊,諸君同志齊心,砥力互助,遼事一時安穩(wěn)。滿以為戡亂平虜近在眼前,卻不想國事惆唐至斯?!?br>
這遠(yuǎn)從歸德府而來的中年文士,名叫袁樞。他的父親,就是曾經(jīng)的遼東鐵三角之一,大名鼎鼎的袁可立。
登萊歷任巡撫,最得人心而功績最顯者,非袁可立莫屬。
孫承宗、袁可立、李邦華在時,遼東局勢最為平穩(wěn)。
因此登萊這邊對袁可立推崇備至,即使時隔多年,仍舊對他欽佩不已。
正是有這個基礎(chǔ),袁樞才會千里迢迢趕來。
“實不相瞞,小侄此番遠(yuǎn)來,乃是家父受沈氏所托,專為營救沈臣山的。叔父可知他的消息?”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