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,這份忠心表的,讓廖中堅都起了雞皮疙瘩。
如果換成大明的官員,早就通體舒泰,洋洋自得了。
奈何他是左夢庚培養(yǎng)起來的新式外交人員,對于這點口舌上的便宜根本就不在乎。
朝鮮再如何,那也是一個國家。
國家和國家之間,哪有什么友誼?
有點只是純粹的利益。
為了攻略朝鮮,廖中堅收集了足夠的資料,對朝鮮國內(nèi)的形勢了如指掌。
天啟三年,西人黨金鎏、李貴等人發(fā)動宮廷政變,廢掉光海君李琿,擁立綾陽君李倧為國王,史稱仁祖反正。
因為光海君執(zhí)行在明、金之間中立的政策,所以從大明的角度來說,仁祖反正是一件喜事。
可明朝卻昏庸地認為仁祖反正乃是篡逆,因此一開始不承認。
這足以說明,明朝對于周邊局勢的發(fā)展,是多么的缺乏掌握能力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