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黃河之害,顯在下游,而根在上游。只注重眼前,那是治標(biāo)不治本,循環(huán)反復(fù),無窮無盡。”
要說到治理黃河水患,薛鳳祚這位夏國水利第一人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。
近幾年來,別人都紅紅火火,唯獨他有些銷聲匿跡。但事實上他并沒有沉寂,而是干了萬家生佛的豐功偉業(yè)。
薛鳳祚帶著工作小組深入大明,從陜西、甘肅、寧夏開始,一路沿著黃河水道勘察,歷盡千辛萬苦,幾經(jīng)生死,取得了治理黃河最重要的第一手水文資料。
“那就需要統(tǒng)一天下之后才能著手嗎?”
對于他的論斷,祁彪佳有些氣餒。
祁彪佳是徐州地方官員,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。國家大政方針,他也插不上話。
一想到徐州地方還要忍受黃河水患,他便不高興。
孰料薛鳳祚的心情也不是很好。
“即便將來統(tǒng)一了天下,治理黃河也絕非旦夕可成。其中的困難,只怕連國家都承受不住?!?br>
一邊說著,他一邊觀察左夢庚的神色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