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過自古至今的驛遞系統(tǒng),都是由官方成立,也只服務(wù)于官方。老百姓用不上,也不給用。而且各個王朝對平民百姓的人身限制極大,也沒有操作空間。但咱們夏國不同,完全不限制百姓走動。至今已有多少人離開了桑梓,闖蕩天下?更不要說士兵們駐扎在天南海北,和家鄉(xiāng)也缺乏必要的聯(lián)系手段。如果把郵政系統(tǒng)做起來,可以極大的方便百姓的日常生活?!?br>
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通信有多難,不用左夢庚說,李青山和盧景淵也一清二楚。
他們自己就曾飽受其苦。
但對于這個能不能做成生意,能不能賺錢,盧景淵頗為懷疑。
“尋常百姓,要想和遠(yuǎn)方親戚聯(lián)絡(luò),多半是寫一封信,交由順路的人送到。倘若遇不到順路的,只能徒呼奈何??梢环庑牛p如羽毛,隨身攜帶便可。要是為此專門跑一趟,似乎頗為不值?!?br>
托人順路送信,這很正常。畢竟一封信輕飄飄的,帶著也不累。
可要是專程為了一封信跑一趟,一路上人吃馬嚼的消耗,都是一筆巨款。
無論怎么算,似乎都不劃算。
盧景淵有些看不出盈利所在。
這里面的道道,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過于高深,但對于左夢庚來說,則要淺顯的多。
“單單為了一封信而跑一趟,那自然是大虧特虧。事實(shí)上,幫助傳遞一封信,倘若費(fèi)用超過十文錢,普通百姓也不大能接受?!?br>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