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楊曉蘭所說,除了夏冬至、楊乃成以及夏晚穎三人,還有一個設計院的朋友,一行人中其他人都是院子的合法繼承人。
其中有一個老人,看上去神色有些低靡,李國際看得出,這個老人不怎么想賣房子。
對于年輕人來說,房子只不過是一個住所,再說現如今房價已經露出了虛高的苗頭,現在很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了,租住戶越來越多,甚至有一家三口帶著孩子租住的,對于這樣的家庭,這樣的人來說,房子,就真只是一個住所了。
不過對于老人來說,房子還有傳承的成分在里面,有些老人在院子里一住就是幾十年,突然讓他們賣房子,能接受的了的還算是開明的人了。
李國際見老人神色有些低落,心里不由得生出一種不忍心的感覺,不過現實就是這樣,路要自己走,不管多困難多難以接受,都得堅持下去。
前世的時候有一句話,李國際非常喜歡:自己選擇的路,就是跪著也要走下去。
經過介紹,李國際得知了老人的姓名,一個很樸實的姓名,叫王存根,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。
王存根話不多,交談過程中,每次到了關鍵問題才會張嘴問李國際,而且每次都要李國際解釋清楚了才肯罷休,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后,李國際更加確定,這個王存根對老院子有些特殊的感情。
三個億的四合院非同小可,這種程度的房屋交易是要上報政府審批的,而拋開這方面的問題,選擇四合院的各種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。
這幾天李國際惡補了一下關于四合院交易的資料,知道院子的優(yōu)良選擇在于是否因素。
第一,院落自身,要看它的朝向和規(guī)模,是不是標準的四合院,格局好不好。
第二,院子的私密性:看院子可視范圍內有沒有樓房和其他高層建筑,如果有就意味著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別人眼皮底下了,這一點是李國際不能接受的。
好在王浮灣附近是老城區(qū),那個地方什么都有,就是沒有高層建筑,這一點李國際很滿意,也是這個院子比較值錢,而且未來升值空間無限的因素之一。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