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百姓中來,到百姓中去的說法,得到所有人的支持。
之所以會這么順利,除了左夢庚說的有道理之外,還和這些大明官場的失意者們自身有關(guān)。
這些人懷揣抱負進入仕途,從一開始就擁有著開萬世之太平的夢想。希望輔佐君王,匡扶社稷,造化萬民。
然而仕途上的挫折,令他們不得不去思考,問題究竟出現(xiàn)在哪里。
在這個過程中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悟,也有不同的選擇。
但毫無疑問,明末的政治現(xiàn)狀決定了,在沒有跳出原有藩籬的情況下,他們的思考和嘗試注定了都只會失敗。
左夢庚的出現(xiàn),最大的作用不是讓他們重新實現(xiàn)了理想,而是給他們指點了一條不曾設(shè)想過的道路。
為何一定要死死地抱著君王不放?
為何一定要對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抱有希望?
尤其是階級劃分這個利器一出來,迅速讓這些人明白,他們和傳統(tǒng)的耕讀傳家的讀書人是不一樣的。
那些人是地主,是靠著土地為生產(chǎn)資料崛起的人。
內(nèi)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